上海静安区推进食安监管数字化转型

2023-01-11 admin 538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食品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同时为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确保工作真正落地见效,各街道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源头治理行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维护辖区食品安全的稳定环境。

       健全企业责任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构建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上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对于小餐饮店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的薄弱点,市场监管部门利用监管辅助平台“食安达”,将食品监管以及食品安全社区自治共治,进行了数字化升级转型,将以往功能单一的小食品经营单位追溯平台升级为以社区电子地图为基础,融合餐饮单位索证索票、食品溯源、人员健康管理、监督检查结果呈现等综合性的数字化治理平台。通过台账及索证索票数字化的手段,准确快捷地追溯源头,有效提升小微食品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水平。

       近日,经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芷江西路市场监管所指导、第三方公司合作,在以芷江西路街道为代表的各街道陆续开展了小餐饮信用评级活动。

       此次信用评级活动,工作人员对街道辖区内的餐饮店铺进行了现场考察,经过综合打分得出最终结果。据介绍,此次评定充分考虑到经营业态、经营类别、经营规模等因素,针对小型餐饮的特点,细化评价要求和评定标准,突出量化分级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评定过程中,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工作创新,积极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自我提升,达到政府对食品安全自治共治慧治的期望。同时,对于“明厨亮灶”、清洁厨房等,给予适当加分;将监督抽检、食物中毒、投诉举报及查处情况等各方面信息纳入动态等级综合评定,对抽检不合格、自查自纠不及时、管理制度不落实、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或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等给予减分。对最终评级结果采取分色管理,在电子地图上予以展示呈现。

       后续市场监管部门会根据此次评选出的结果落实分级分类监管措施,制订不同的巡查监管计划。结合包保责任清单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这些辖区内的小餐饮店进行督导督查。对于优级店铺原则上减少检查频次,无事不扰。但评定结果是动态的,将根据周期检查结果、投诉举报数量等情况适时调整。

       在未来,静安区的每家小餐饮店门口,都会按照量化分级的评审结果贴上相应标志,“优”代表着专家和消费者对餐饮店铺的认可和肯定。也通过餐饮量化分级评审,规范了餐饮店的管理制度,给食品安全再增加一道防火墙。食品安全建设永远在路上。辅助监管平台的运用,使得静安区在食品监管上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移动监管、远程监控的科学监管模式。此次借助数字化平台提升小餐饮店台账及索证索票数字化转型的契机而举办的这次食品信用评级活动,既是一次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是静安区为探索今后社区综合治理向群众自治、社区共治、科技慧治方向的发展走出的第一步,让“科技赋能助力智慧监管”不仅仅是热议,更成为保障百姓食品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