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饮水 先要打破这些喝水误区

2022-12-20 admin 569

       人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对人体皮肤、血管、肠道健康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喝水,生活中一直流传着不少言论,如长期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喝苏打水能降尿酸……本期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一、长期喝有水垢的水易得肾结石?

       传统的烧水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壶底往往有一层白色水垢,有传言称“这是硬水,喝多了容易得肾结石”。其实水垢多是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形成的。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每升450毫克,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80毫克钙元素。而成年人每日饮水通常不超过2升,再加上每日钙的参考摄入量为800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毫克。由此可见,正常喝水不会造成体内钙超标,更不会诱发肾结石。其次,多喝水可以稀释草酸钙、尿酸钙浓度,反而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形成,甚至排出已经存在的小结石。

       二、多喝苏打水调节体质降尿酸?

       苏打水,即含有碳酸氢钠的水,呈弱碱性。有传言说经常喝它,可以改变身体内环境,纠正酸性体质,减少疾病风险;也有传言称其可以降尿酸。事实究竟如何?

       酸碱体质是谎言,内环境不能轻易被改变。首先“酸碱体质”是个谎言,饮食、饮水并不能调节体质。人体有完整的体液调节系统,可以将内环境的pH值稳定在7.35~7.45之间,不可能通过食物、饮水改变。对普通人群而言,不必刻意追求弱碱性水,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就能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单纯靠苏打水降尿酸可能有难度。理论上,苏打水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溶解度,促进尿酸排泄,但并不能单纯通过喝苏打水来降低尿酸。市面上售卖的苏打水,碳酸氢钠含量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难以改变尿液酸碱度,更别提降尿酸。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适当喝点苏打水并无坏处,毕竟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排泄。

       三、多喝柠檬水有助美白?

       喝柠檬水美白,作用有限。有人认为,柠檬富含维生素C,可减少皮肤黑色素,有一定美白作用。的确,维C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根源上减少黑色素生成,还可淡化黑色素,有提亮肤色的作用。但抛开剂量谈功效是不科学的。柠檬的维C含量约每百克22毫克,并不算很高,单靠每天几片柠檬泡水喝,很难起到美白作用。

       喝太多,或致胃不适。既然几片柠檬泡水没什么用,那多泡几片、每天多喝点行不行?盲目喝太多反而不好。柠檬富含果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摄入过多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本身就有胃炎、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人更要当心。总的来说,要想美白,还是老老实实做好防晒,保证每天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摄入,也可选购含有烟酰胺、熊果苷、维C等成分的护肤品。

       四、每日严格8杯水?

       “每天要喝8杯水”的说法流传甚广,也有不少人坚持照做。可有没有想过,这8杯水究竟要用多大的杯子?究竟每天喝多少合适?这个标准是否适合所有人呢?

       每日饮水量的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低身体活动水平下,成年男性每天应喝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应喝1500毫升。天气热、空气干燥、出汗多等,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可留意尿液状态,呈现浅黄、清澈、量足,说明饮水量基本充足。

       一些人群需控制饮水量。上述饮水标准是针对健康人群而言的,而一些特殊人群则要区别对待。正在服药治疗胃溃疡的患者: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会对胃黏膜形成保护,若喝水太多,可能降低药效,不利于病情恢复。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时,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排泄到体外,因此要控制饮水量。一般,全天适宜的水量(包括喝水及饮食中的水液)等于500毫升加前一日排尿量。心衰患者:大量饮水会造成回心血量增多,增加心脏负荷,加重病情。心衰严重者的饮水量甚至需控制在800毫升以内。但请注意,具体饮水量,以医生建议为准。

       五、正确饮水的三个要点

       喝水看似简单,但很多人都做错了。《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95.3%的人不会喝水。

       1.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是身体已经明显缺水的信号。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还会伴随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老年人由于感知功能减退,更要养成主动喝 水的习惯。建议每半小时喝1次,每次不要喝太多,以免短期内大量饮水引发“水中毒”。

       2.不要喝过热、过凉的水。超过65℃过热的水会烫伤食管黏膜,食管黏膜长期处于反复损伤修复,易引发癌变。冰水可刺激胃肠道,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危险,如夏季喝冰水易致体内余热蓄积,导致中暑,三高患者喝冰水,易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3.不要用果汁、饮料替代。很多人觉得“白开水太寡淡,没啥味道”,喜欢用果汁、饮料替代。但果汁等含糖量较高,过量饮用易增加肥胖、糖尿病、痛风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还是少喝为好。有研究发现,含糖饮料的摄入量与痛风风险呈正相关,饮用含糖饮料患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增加35%。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