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是肥胖的“元凶”? “低碳水”“戒碳水”并不可取

2022-12-20 admin 582

       碳水作为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是不可缺的,但现在很多人都把它当成肥胖的“元凶”。

       因此,“低碳水”“戒碳水”的饮食方式越来越流行,主食变成了“洪水猛兽”。一旦开始减肥、控糖,第一个被抛弃的往往就是它。

       不过这样的行为并不可取,有研究表示,主食吃太少,会增加早死的风险。

        另外,碳水和碳水之间也有很大差别,除了玉米、番薯等粗碳水,像米线、土豆粉、意面等也是对减肥有帮助的主食。主食究竟怎么吃才健康?

        食物的血糖反应与减肥密切相关

       说到减肥或是平时控制体重饮食期间,大家会先关心食物的热量,但其实食物的血糖反应也很重要。

       1.升糖指数(GI)高,容易发胖。“升糖指数”就是吃的东西在胃肠道变成葡萄糖被吸收的速度,速度越快,代表升糖指数越高,也更易使人发胖。

       高GI的食物消化快、吸收率高,会刺激机体分泌过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同时,还会选择性地刺激与进食相关的大脑区域,使人吃得更多。

       所以,在血糖波动和神经刺激的双重作用下,高GI食物轻易能使人发胖。

       升糖负荷(GL),更直接反映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食物对于血糖的影响仅仅看GI太过片面,还需结合GL,GL=(GI×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的量)/100。

       这个指标把“升糖指数”和“含糖量”结合在一起,能更真实地反映食物对血糖造成的影响。

       2.米线、土豆粉等食物的GL低,更利于控制体重。100克大米(即食、煮)的GL是16.2,白馒头是13.3;而米线是3.2,马铃薯粉条是2.7,意大利面是11。

       后三类主食都属于中低血糖负荷的食物,进食后引起的血糖波动幅度显著低于白米饭、白馒头,因而更利于体重的控制。

       米线能减肥是因为其中的淀粉“变性”

       根据淀粉能否被小肠完全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以及在小肠内的吸收速率,可以将淀粉分为3类: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难消化淀粉(抗性淀粉)。

       米线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性淀粉。大米在制作成米线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浸泡、煮熟的步骤,在此过程中,淀粉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能使食物质地变软,称为“糊化”。

       最后进行晾晒时,温度下降,部分“糊化”的淀粉会发生“老化”“回生”的变化,产生抗性淀粉;而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慢消化淀粉也会增加。因此,这些就决定了米线对血糖的影响比米饭低。

       牢记4点,聪明吃主食

        除了会选择中低GI、GL的主食,还要牢记以下几点:

       1.主食不要超过饮食总量的50%。体重正常的人主食量占食物总量的50%就可以了。如果需要控制体重或者是糖尿病患者,主食量可以适当减少到30%~50%。减下来的主食可以用蔬菜、蛋、奶、豆等代替。

       2.巧搭配,“中和”升糖指数。吃主食的时候,搭配高纤维蔬菜、蛋白质一起吃,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上升,减缓消化吸收的速度,并降低胃排空率,更好地帮助控制体重。

       3.不要加工过细、过烂。同样的食材,加工得越细、煮得越软烂、越易咀嚼,则消化得越快,GI值越高。

       4.加点酸。加点柠檬汁、醋、泡菜等,这类酸性物质能降低食物的GI。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