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凝心聚力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2-10-27 admin 557

       近十年来,西藏自治区“三农”工作步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农牧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牧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7年全国增速第一。2021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35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让西藏的农业战线工作者们倍感振奋。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庆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金秋时节,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卡孜乡藏雄村,几台大型拖拉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南木林县艾玛农工贸总公司正在忙着收获艾玛土豆。“多亏党的好政策,易地搬迁不仅让我们实现就近就业,还教会了我们土豆种植技术。如今,不仅住上了新房,收入也有保障。”藏雄村村民恩珠感激地说。

       2016年,曲措牵头创办了“达美拥”脱贫组织,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芒康县木许乡、纳西民族乡和曲孜卡乡群众种植葡萄。多年的不懈努力,葡萄种植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实现了从一个无产业、无人才、无技术的“三无”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身。格林村的蜕变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同样离不开像格林村第一书记黄家斌这样的基层干部的积极作为。近年来,该村在村“两委”组织带领下,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今年上半年,格林村农副产品、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万元。截至目前,该村建成茶园525亩,种植各类果树2000余棵、花卉5000余株,还发展了藏药、食用菌种植、蜜蜂养殖等产业,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西藏各族群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笃定前行。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更加宽阔的独具西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