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布《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方案》

2022-09-13 admin 671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作为指导内蒙古标准化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予以发布。

       据了解,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开宗明义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强化了标准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构建了标准化开放的新格局,明确了标准化改革的新路径,开启了标准化发展的新征程。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精神,全面加强标准化工作,促进内蒙古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安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借鉴有关省市标准化发展经验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实施。《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对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加大标准化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方案》 既着眼长远发展,注重全面落实,又突出自治区地方特色。一是科学设定目标,“构建优势特色产业标准体系100项以上”“建设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0个以上”等主要量化指标的设定处于国内较前位置。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围绕自治区农牧业、重要能源、战略资源、现代服务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应用,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聚焦生态保护与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标准研制,强化绿色发展标准引领。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在总结推广内蒙古标准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以行业部门为主体的重要标准实施机制、开展标准质量和标准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深入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建设自治区标准验证点等创新性工作。

       《实施方案》全文共10部分27条,划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板块。核心指标包括:制定(修订)地方标准500项以上,主导制定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0项以上;建设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0个以上,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个,建设标准验证点10个;建成优势特色产业标准体系100项以上,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50%以上等。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特色鲜明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实施方案》部署了八大任务。一方面,针对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部署六大任务:一是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支撑,以标准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提升产业发展标准化水平。强化优势特色农牧业产业标准化能力,提升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产业标准化水平,以标准化助推现代服务业质量提升,加快数字经济标准化进程。三是加强生态安全屏障标准化建设。健全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标准化发展。加强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发展。五是增强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标准化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完善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标准体系,健全健康内蒙古标准体系,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六是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标准化交流合作,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另一方面,针对标准化自身事业发展部署了两大任务:一是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加强标准评价监督。二是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提升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政策、强化宣传引导三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标准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统一、高效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完善自治区标准化协调推进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将标准化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自治区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化发展评价评估机制等具体举措,推动任务落地落实。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