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张国良主任应邀出席 绵阳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培训会

2019-03-15 admin 2926

食品安全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全国两会期间,食品安全也一直是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3月14日,由绵阳市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培训会在绵阳市经开区举行。我中心张国良主任受邀出席并做主题为《食品生产型企业安全生产和防范》演讲。

倡导食品行业自律规范发展,抵制违规生产行为



绵阳市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彭树森局长首先指出,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民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对于食品企业、行业来说,可以说是一条底线、生命线和高压线,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企业的一切,行业的发展更无从谈起。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出传统的食品卫生或食品污染的范围,已经威胁到到公共安全、社会安全、人类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首先得落实安全生产



关于食品安全生产这一热点问题,张国良主任谈到,安全的食品首先是生产出来的,保证食品安全应履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同时,也应前置最严的食品生产过程管理,并加强行业监管及自律。企业在食品的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应严格把控和注意生产环境风险、进货查验风险、生产过程风险、产品检验结果风险、储存及交付风险、不合格产品管理和召回风险、从业人员管理风险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和风险隐患记录缺失风险这八大风险。

企业选择或者建设防伪溯源服务应做到“三个确定”



张国良主任提到,上到国家层面对溯源监管的要求,下到百姓对正品品质的追求,各行业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提升产品质量。 假冒伪劣产品的猖獗不仅仅会对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同时企业创立的品牌等无形资产也会受到侵害,更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企业对造假者深恶痛绝,消费者对售假者防不胜防,但造假者如苍蝇般到处乱飞,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而企业作为生产单位,要加大力度进行生产和市场拓展,根本无力建设庞大的专业打假队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针对自身产品建立防伪溯源系统,然而部分企业“病急乱投医”,盲目选择防伪技术,不但不能做到打击假冒伪劣反而让造假分子轻而易举的将整套防伪系统仿制,给假商品赋予了“真身份”,严重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真伪的判断。

张国良主任还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现在市面上的常见的信息化防伪技术。以某烟草公司的防伪溯源系统为例,消费者打开包装后扫描二维码,然后被导向一个网页,网页显示统计的查询次数和查询方式,根据企业要求设置查询警戒线,然而事实上一个熟练的程序员要搭建这么一个网页不到一小时就能完成,任意设置查询结果。再看某酒业的二维码防伪,消费者刮图层获得一个4位数验证码,然后扫描瓶身二维码跳转至网页输入验证码判断真假,这种方式相较于前者多了验证码与二维码的绑定流程,然而造假者依然可以轻而易举的伪造网页任意设置验

伪结果。这种所谓耗费巨资的防伪系统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打假的作用,反而让假商品摇身一变获得了合法的“真身份”。尽管还有一些诸如芯片,生物识别等技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成本过高,相对复杂并不能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商品。

关于企业如何选择或者建设防伪溯源服务,张国良主任提出,企业不管是自主建设防伪溯源体系还是选择第三方科技公司提供的防伪溯源服务,要做到“三个确定”:一是确定这套系统是否能被轻易仿制,一套防伪系统连自己的防伪都做不了怎么服务企业;二是确定这套系统能否实现“购前验真伪”,如果商品要拆开包装或其他破坏商品外观的方式才能鉴别真伪,那么消费者很难在购买时进行鉴别,事后维权也将更加困难;三是确定这套系统的实施成本是否合适,鉴别方式是否适合消费者操作,如果实施困难、鉴别繁琐那么将很难运用到普通商品之上。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会议最后,彭树森局长进行了总结发言,要求在场的各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认真学习、总结本次会议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意识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要参与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化建设中,为我国落实食品安全战略,维护消费品质量安全,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来自绵阳市数十家食品生产企业代表和食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