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液体倒入模具,插上塑料外管,脱模,一根“迪奥”口红就做好了,这是抖音上一段小视频的内容。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类似视频还有很多,甚至有的还被首页推荐。此外,山寨名表和奢侈品等内容也充斥其中,许多都明码标价。
“南抖音,北快手”,原本定位于用短视频记录美好生活的视频软件,却成为制假售假者展示假冒化妆品、山寨奢侈品并且竭力推销的舞台。
一方面,这些三无产品具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他们在视频中明目张胆地展示“名牌产品”的制作方式,是典型的制假售假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正规厂家的权益,也向观众传播了制假方式与途径。
从法律角度看,售卖品牌化妆品,除需具有相应资质外,还需取得品牌商授权,否则便是侵犯了对方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造假售假罪。但是,充斥于短视频平台上的制假售假短视频,完全是一种公开违法行为。
诚如媒体报道,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自制”“口红”“彩妆”等关键词,会找到大量自制化妆品的视频,且制作的成品上还有品牌标识,已构成了制假嫌疑;山寨奢侈品上明码标价,通过微信、QQ售卖,显然这是知假售假。这些制假、售假产业链条不彻底斩断,必然后患无穷,消费者不能享受到真正的品质消费,还侵犯品牌商的知识产权。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要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